發揮重組后的整體優勢,破除管理和體制圍墻,實現跨單位資源優化、跨區域資源流動、跨行業資源共享
截至今年8月,重組后的石油工程公司與2012年相比,在動用鉆機數量減少20臺、投資總額減少11.5億元、壓減隊伍157支的情況下,鉆機月速度提高350米/臺,營業收入、利潤均有所增長。“三降三增”的背后,體現的是專業化重組帶來的組織效率、資源利用效率、勞動效率的提高。
重組前,石油工程業務分屬各油田企業,在中國石化內部屬于“表兄弟”,雖然家家都有閑置隊伍和裝備,但難以進行統一調配。2012年重組后,石油工程業務與原來的油田企業實現了業務、資產、人員的“三分開”,統一劃轉到石油工程公司。“表兄弟”變為“親兄弟”,破除了體制的圍墻,為裝備資源優化共享創造了體制基礎。
在涪陵頁巖氣產能建設示范區項目建設中,石油工程公司發揮裝備、隊伍資源一體化優勢,提供完善的石油工程技術服務。按照股份公司產能建設計劃,涪陵地區需調配隊伍41支。江漢石油工程公司鉆機類型和數量缺口較大,如果按傳統模式組織會戰,至少需新購10臺鉆機。石油工程公司發揮整體優勢,從勝利石油工程公司調劑了兩臺70D型電動鉆機給江漢石油工程公司,優選了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符合要求的16支鉆井隊伍參加會戰,既保障了產能建設,又避免了裝備重復購置。
在海外項目中,石油工程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調配流轉裝備。今年,公司新中標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17個鉆修井項目。根據科威特市場對裝備的特殊要求,石油工程公司將符合合同要求的華北、江漢、華東石油工程公司的4臺70D型號鉆機,分別調撥給具有施工經驗的河南和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使用,創造了發揮公司整體優勢開發海外規模市場的經典范例。截至目前,石油工程公司在中東市場鉆修井機數量超過100臺,中東成為石油工程海外規模最大的鉆修井市場。
“以前看著閑置設備在工地上風吹雨淋,真可惜。現在好了,公司給這些設備找到了‘新婆家’。”江漢石油工程公司國際合作公司經理羅開林深有感觸地說。
目前跨單位的資源調劑在石油工程公司內部已實現常態化。2013年以來,公司先后將勝利工程的1套進口井下測試工具和兩套防噴器調劑到西南工程,將華北工程1套不壓井裝置調劑給勝利工程,將勝利工程哈薩克斯坦的固井設備調撥給華北工程,通過內部調劑,共盤活資產4.5億元。接下來,公司將進一步組織清理無效、低效資產,調劑、盤活閑置資產。
“親兄弟也要明算賬,地區公司之間租用設備也要支付費用。”石油工程公司裝備管理部經理賀曉松說。為鼓勵企業盤活全部資源,公司制定了《內部閑置、低效生產設備調劑盤活意見》和《資產優化實施方案》,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搭建資產調劑租賃平臺,網上發布閑置、低效資產供求信息,線上完成設備調劑調配,建立資源配置的利益導向機制,實現了對閑置、低效設備調出、調入方的雙向激勵。
在盤活市場資源的同時,公司從嚴控制投資,各單位從過去爭著要投資、搶著上裝備,到現在根據市場需求調劑裝備、主動調減投資。2013年,石油工程公司優化調減投資15億元,今年上半年已累計調減投資1.9億元。
“跨單位資源優化、跨區域資源流動、跨行業資源共享,這些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,在石油工程公司已經逐步成為現實。”石油工程公司總經理薛萬東表示。